[摘要] 農(nóng)歷正月初七,是傳說中的“人日”。雖然隨著時代變遷,這個節(jié)日觀念已經(jīng)淡化很多,但是這一天,在??诘牟簧倮暇用駞^(qū),“人日”里“行符
農(nóng)歷正月初七,是傳說中的“人日”。雖然隨著時代變遷,這個節(jié)日觀念已經(jīng)淡化很多,但是這一天,在??诘牟簧倮暇用駞^(qū),“人日”里“行符”和“放燈”的習俗仍流傳著。
“人日”家人不能出行
據(jù)了解,人日亦稱人勝節(jié)、人慶節(jié)、人口日、人七日等。傳說女媧初創(chuàng)世,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。漢朝開始有人日節(jié)俗,魏晉后開始重視。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,人勝是一種頭飾,又叫彩勝,華勝,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、剪彩為人,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,也戴在頭發(fā)上。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。唐代之后,更重視這個節(jié)日。每至人日,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,又登高大宴群臣。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,則主一年人口平安,出入順利。
“人日”開始行符與放燈
按照傳統(tǒng),從正月初七人日這天開始,??诘牡揽痛謇锞涂梢赃M行“行符”。 ??诰用裾f,在以往“行符”這天,各村都要將廟里供奉的有關(guān)神像抬出來,敲鑼打鼓到各家各戶供村民祭拜。村民則備香燭、果品和鞭炮、紅包迎神跪拜。除此之外,還要裝扮古代故事人物,游行于鄉(xiāng)村。其三是“過火山”。村民用燒紅的木炭鋪在廟前廣場上,讓抬著神像的人和膽子大的村民,赤著腳從燙腳的木炭上走過去,以求來年日子紅紅火火。醉后在眾人的助威聲和鑼鼓鞭炮聲中,結(jié)隊抬著神像下海田溪向?qū)γ娴钠伦颖寂?,之后將神像抬回廟里供放。
“行符”是海南方言,實際上是“迎神賽會”,相當于北方的廟會。就是把廟宇里的神靈請下神案,由幾名男人抬著到村里各家各戶去放燈、驅(qū)邪。 “行符”時,各家各戶都準備一些糕點祭拜,這時候,老人們都叫孩子們?nèi)ャ@"公祖(菩薩)”屁股,認為這樣會給來年帶來好運。
“行符”是??谌恕白瞿辍敝械拇笮突顒?,家家戶戶都會請來親朋好友一起歡度。在??诶暇用駞^(qū)里,從正月初七到三十,“行符”就會陸續(xù)在各村舉行。 “行符”時,一些地方還會同時抬出幾個“公”,這些“公”有關(guān)公、西公(王佐)、冼太夫人等,進入哪個村時,再按當?shù)亓曀啄膫€走在前面。
每年“行符”,各村都會推選出一名威信高的老人來主持儀式,主要活動除了抬“公”游街,還有舞龍送福、請瓊劇團唱瓊劇等。
除了“行符”,從這一天開始,很多人家里都要“放燈”。所謂“放燈”就是發(fā)動村里的小孩撿破瓦片,打成比銅板略大的圓形狀,并用紙包住圓瓦片放在松香里浸泡,爾后用竹子和紙糊成的有風帆的小船里點燃,在晚上放在海田溪里漂流,以求來年一帆風順!不過,如今這一做法在好多村莊已經(jīng)被簡化,有的就是在晚上把家里所有的電燈打開就當“放燈”了。 但是,據(jù)了解,“行符”和“放燈”在海口的不同地方日期也不同,可都是從正月初七開始。
(西岸首府)